“西南桥梁之冠”葛镜桥:见证400余年时代变迁
福泉葛静桥 袁波 摄
(资料图)
“葛镜桥,是万桥飞架贵州的古典代表,无古不成今。”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葛诗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葛诗畅致力于研究葛镜桥,跑遍全国收集相关资料,著有《葛镜桥古今探索记》一书,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曾为该书作序。年过七旬的葛诗畅还有另一个身份:葛镜的后人。
葛镜桥,一座不对称三孔联拱明代石桥,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洒金谷景区。“中国现代桥梁之父”茅以升主编的《中国古桥技术史》称葛镜桥为“西南桥梁之冠”。其“借礁筑墩”“绝壁起拱”“变截面砌拱”的造桥技术,呈现出的非对称艺术价值,至今仍被世人惊赞。2006年,葛镜桥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8月22日,葛镜桥将作为贵州古桥代表在2023多彩贵州·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,其绝妙的建桥结构将透过摄影师镜头展现在民众眼前。
穿城而过的麻哈江,两岸皆是悬崖峭壁,沟壑纵深,行人过江只能乘船,然而江水汹涌,经常发生事故,交通受阻严重。明朝平越县人(今福泉市)葛镜痛心之余,决定独资建桥。
葛镜建桥历时30年,期间第一次在古渡口建桥,没多久便倒塌了,被称为“上倒桥”。第二次建桥被洪水冲垮,被称为“下倒桥”。
“前两次修桥失败虽然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,但葛镜没有放弃,变卖家产继续建桥,在前两次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,并立志:桥不成兮镜不死。” 葛诗畅介绍,当时的福泉是重中之重的交通枢纽,而麻哈江峡谷中的鸭爪坝渡口则是古驿道上的要津,修桥对两岸民众极其便利。
第三次建桥,葛镜选择桥址时,巧借地利,虽险而宜。在峭壁上依势凿出卯口作为隐形桥墩,在江心礁石上依势筑出两个分水尖桥墩,三孔联拱,左桥头如榫头插进绝壁上的卯口里,右桥头锲进半山石崖中,从而牢牢地整合着整个大桥的结构。最终于万历四十六年(1618年)建成,麻哈江峡谷两岸,天险变通途,而葛镜积劳成疾,于建桥成功后第二年逝世。
葛诗畅认为,葛镜桥“变截面”“不对称”的技术运用,是其突破传统、勇于探索创新的独到之处。
葛镜桥最初被取名为“太平桥”,时任贵州巡抚张鹤鸣在《葛镜桥碑记》中写道:其从容乐善,不吝不倦,岂世俗人所能企其万一者。予嘉镜之行,怜镜之死,又喜其桥成,而死得敉宁也,因名《葛镜桥》,勒石桥上。
张鹤鸣将葛镜建桥一事禀报朝廷后,明神宗御赐了“义垂千古”匾额。
“北有赵州桥,南有葛镜桥”的美谈,也体现了葛镜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。
“中国著名的古桥都有神话传说,诗词歌赋。” 葛诗畅介绍,赵州桥有“鲁班修桥”的神话传说,葛镜桥也有“张仙相助”的传说。
传说张三丰在福泉山修道成仙后,被葛镜建桥义举所感动,托梦为葛镜指点桥址,后又托梦叫古城官员百姓每家准备豆腐,张三丰用仙术将之变成桥石,帮助葛镜建成了大桥,故葛镜桥又被当地人称为“豆腐桥”。
人来人往,春去秋来。葛镜桥,曾经的交通要道,如今已成为当地一张“旅游名片”,见证了400余年时代变迁。
古往今来,因为一座座桥,重峦叠嶂、沟壑纵横的贵州变“平”了,成为“世界桥梁博物馆”,在建和已建桥梁近3万座,世界前100座高桥中,有近一半在贵州。
从古桥到世界级大桥,消失的是时间,沉淀的是历史价值,不变的是锲而不舍、攻坚克难的“建桥精神”,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建桥人。
文、图/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
编辑/赵怡
二审/舒畅
三审/黄蔚